查看原文
其他

城读 | 为什么人人都认为城市能拯救地球?

Angelo, H.et al. 城读 2022-07-13


292


为什么人人都认为城市能拯救地球?



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转向

Angelo, H., & Wachsmuth, D. (2020). Why does everyone think cities can save the planet? Urban Studies, doi:10.1177/0042098020919081 Picture source: Getty Images / H. Armstrong Roberts / Stringer, https://www.wired.co.uk/article/climate-change-optimism-ecomodernism-new-conservation


今天是世界环境日,今年的主题是“关爱大自然,刻不容缓(Time for Nature)”,聚焦生物多样性。我们所吃的食物、我们呼吸的空气、我们所喝的水,以及使地球适合人类居住的气候都来自大自然。例如,每年海洋植物产生的氧气占大气层的一半以上,一棵成熟的树木可以净化空气,吸收22公斤的二氧化碳,并释放出氧气。尽管人类享受大自然带来的诸多好处,人类却没有善待大自然。受人类活动影响,全球100万种动植物面临灭绝风险,人类应该重新思考经济发展方式对环境的影响。联合国环境署强调,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是大自然向人类敲醒的警钟。从1974年至今,联合国环境署把每年6月5日设为世界环境日,唤醒民众的关注与行动,重构与大自然的和谐关系。


城市与可持续发展,两者关系如何?是相互冲突?抑或相互促进?《城市研究》(Urban Studies)最新一期特刊论文《为什么人人都认为城市能拯救地球?》梳理了1970年代以来学界和政治制定者对两者关系认识的变迁,特别是从把城市视为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到把城市视为可持续发展解决之道的转变。
 
论文作者认为,当前城市拯救地球的政策叙事应该置于三个主要历史发展的脉络之下加以理解,三者起源于1970年代,并在整个1990年代得到加强。首先,城市蔓延:全球北方的城市可持续发展政策议程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几十年来的城市扩张和基于汽车的规划的反应。第二非正规住区:自1978年联合国人居署提出非正规住区以来,国际上已经形成了一个围绕解决非正规城市化进程相关的环境缺陷的政策议程,特别是在全球南方地区。第三,气候变化: 这是将全球北方和全球南方的城市—环境问题与政策联系起来的首要问题。
 
这三个问题有一个共同模式——首先强调城市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的,然后存在潜在的和谐关系。而为了应对这些问题而出现的城市环境议题,使城市环境想象出现一个决定性的转变:从20世纪的可持续发展问题(需要非城市的解决之道),转变为21世纪的可持续发展之道。
 
城市蔓延
 
在不同的空间和历史背景下,城市蔓延一直是把城市视为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主要象征。现在,人们普遍将城市蔓延视为一个全球性的城市挑战,富裕郊区贫穷的非正规住区在全球南方大都市新的城市发展中占有不成比例的份额。
 
从工业城市化到战后,美国的郊区发展是对于诸如健康不佳、污染密集出租公寓的过度拥挤、少数族裔过度暴露于工业污染等城市生活环境问题的常见矫正办法。但是,美国不仅是战后郊区化的中心,也是始于1960年代大众和知识分子首次以环境为由反对郊区化的主要阵地。受卡森《寂静的春天》、康芒纳封闭圈》和罗马俱乐部《增长的极限》等作品的启发,日益兴起的环保运动看到郊区蔓延在资源消耗、土地利用和污染等方面不可持续的模式。重要的是,这些批判都倾向于将郊区化视为更广泛的城市发展的同义词,因此,从郊区蔓延的具体特征之中得出对城市化的一般性批判。确定了经济增长是城市蔓延和环境退化的驱动力,这些批判实际上是反资本主义的
 
然而,与整个20世纪反对城市蔓延的浪潮不同,当前城市蔓延的城市密度紧凑城市的理想已经成为城市作为可持续发展解决之道的具体想象。这转变始于1970年代的石油危机,它预示着廉价石油的终结,随着城市政府开始试图通过对空心化的市中心进行再投资来吸引白人中产阶级从郊区回流以及随着对污染和碳排放的担忧与日俱增,这转变在整个1980、1990年代不断扩大。
 
非正规住区

20世纪初城市贫民窟被认为是工业发展的副产品,随工业发展的推进会逐步让位于正规住区。然而到了1970年代,非正规住区在整个全球南方城市中迅速扩大,而且基本上没有伴随着预期的工业化进程。由于非正规住区增长显然不可阻挡,因此,非正规住区也迅速被视为环境问题——这种看法一直持续到20世纪末。
 
直到21世纪初,应对非正规住区的主要战略是以发展”之名将其清理或升级。但是,即使正规住区被广泛认为是环境问题,国际发展被吹捧为解决之道的同时,第二种叙事——正规住区作为潜在的可持续发展城市主义的有活力的的创新形式——也在不断增加。2010年是一个分水岭。联合国人居署2010年的一项报告《为所有人的城市弥合城市鸿沟》改变了基调,将城市化描述为全球南方的“积极变革力量”。富有远见的美国环保主义者、《全球目录》创始人斯图尔特·布兰特2010年写了一篇题为《贫民窟如何拯救地球》的文章,他在文章中描述非正规住区因其极端的密度而出乎意料的绿色布兰特观察到“对快速增长城市的观点发生了逆转——对于环境而言从坏消息变成了好消息”。在21世纪的头十年,学者们对正规住区的研究开始注意到非正规住区具有意外的积极品质:高效、可步行、回收利用实践、规模经济、繁荣的非正规经济、强大的社区支持网络和居民生活质量稳步提高
 
许多在20世纪被概念化为环境问题的特征——非正规性、无常性(impermanence)、生活极简和极端密度——现在被视为“可持续生活模式简而言之,虽然全球南方的非正规住区曾被理解为环境问题,而“发展”是解决之道,但现在非正规住区被视为全球尺度上可持续发展城市主义的潜在资源。
 
气候变化

在整个1980和1990年代,随气候变化科学的发展,人们对城市作为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讨论日益增多。城市被理解为是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这既是因为世界上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口比例不断增加,也是因为较为富裕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所致
 
直到1992年的里约会议上,城市被充分认识到城市是一个可以而且应该追求可持续发展的领域“。学者和政策制定者认为,因为世界上大多数人很快会生活在城市中,因此必须通过城市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2000年代,人们日益认识到城市易受气候变化引起的天气模式变化的影响,城市“韧性“的规划和叙事也随之兴起。
 
今天,气候变化问题大体上也是城市问题,城市领导人认识到,对于气候变化影响,城市既具有异乎寻常的脆弱性,也具有重大责任
 
城市蔓延、非正规住区和气候变化三大城市环境问题并非同时发生;而是在1960年代至2000年代期间,先后作为环境问题而出现。而每一个问题最终都导致了空间规划、建筑设计以及城市治理等不同类型的解决办法
 
但这三个政策领域都经历了类似转变。最初的解决办法是非城市的,也就是说,最初针对城市蔓延、非正规住区和气候变化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案(限制增长、可持续国际发展和多边条约进程)并没有专门针对城市规划、城市设计或城市治理。只是到了后来,针对城市蔓延、非正规住区和气候变化的城市解决方案才变得普遍起来——以紧凑城市/智慧城市、“韧性”邻里和强大的市长网络为形式——以及更一般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愿景。
 
可持续性的城市转向是城市变迁的结果。这种城市转向起初是由于人们对城市蔓延和非正规住区的环境影响的担忧。此后,人们对气候变化的关切被理解为城市增长带来的一种新的环境压力:对城市资产和人口易受极端天气事件影响的担忧;由于全球南方城市发展加速,特别是中国城市发展加速,全球温室气体排放不断增加;世界上相对比较富裕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造成的大量碳足迹。
 
联合国人居署三次大会的历史也反映了这一变化。1976年的“人居一”大会标志着对城市贫民面临环境风险的认识。1996年的人居二”大会,城市被视为 "全球化经济中的战略节点",国际发展共同体主要关注全球南方的城市化管理和城市贫民"。2016年的人居三“大会标志着将世界视为城市体系“的综合观点,在发展实践方面,"从城市作为可持续发展行动的场所......转变为呼吁将城市视为全球环境变化的驱动力",其中城市可持续发展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尽管前述所讨论的三个问题领域都表现出从"非城市"到"城市"解决之道的相似轨迹,但城市蔓延和非正规住区在一个重要方面与气候变化有所不同。前两个可持续发展问题最初是通过减少城市化”来解决的(通过限制全球北方的增长和支持全球南方的可持续发展),而气候变化到目前为止)并没有明显的减少城市化”的解决方案。
 
过去十年,城市已成为解决世界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主要解决之道,同时也面临着规划更好城市的新压力,即规划更具韧性和可持续性的城市。
 
城市拯救地球的当代研究议程
 
最后,论文提出城市拯救地球的新研究议程,强调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政策进行历史性、多尺度空间性、政治性和表征性性分析的必要性。

  • 历史性,强调特定的城市环境问题内嵌于特定的历史关头以及城市环境问题和解决方案的路径依赖。

  • 尺度空间性,强调城市环境问题的跨城市/非城市边界的互构性,城市环境问题在多个地理尺度上(有时是冲突的)的连接,以及城市性质空间不均衡发展。

  • 政治性,强调实际存在的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权力差异和利益冲突,以及环境问题中处于核心的增长和公平问题。

  • 表征性,强调城市可持续发展政策“常识”制定中文化、美学和意识形态框架的重要性
 
可持续发展和城市主义已经成为我们时代一对强有力的元叙事,它们的交叉性使可持续发展城市成为一系列广泛社会、经济和环境问题的解决之道。城市与环境的结合不仅是城市主义者转向环境,同时也是环保主义者转向城市。例如,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最近推出一个城市项目,旨在"展示自然能为城市做什么,以及城市能为自然做什么"


城读相关阅读:

2. 城读│城市的星球:从“控制城市增长范式”走向“容纳城市增长范式”

28. 城读 | 城市的本质是什么?

32. 城读 | 批判城市理论家如何看待城市化?

47.城读│为什么城市、核能与基因工程是绿色的?

58. 城读│是谁拥有我们的城市?

62. 城读│城市不是包容所有人,而是不排斥任何人

64. 城读│后殖民郊区的治理

78.城读│城市环境影响:惩罚还是优势?

80.城读│看名画识空气污染

90. 城读│全球气候变化,海平面上升,纽约怎么办?修建U型大护堤

91. 城读│为什么21世纪拉丁美洲收入不平等的下降在变慢?

92. 城读│ 驱逐:全球资本主义经济的残酷逻辑

103.城读│当萨森谈论全球城市时,她在谈论什么?

104.城读│金融危机、环境灾难、英国退欧乃至川普当选,根源竟是新自由主义?

105.城读│全球化赢家与输家分布的“大象曲线”

106.城读│当地方住房成为全球金融工具:金融的危险能力

114.城读│新旧城市问题之辩

129. 城读 │10幅图解释气候变化

130.城读│当列斐伏尔的预言成为现实:走向星球城市化的城市研究

131.城读│为什么说城市时代论述错了?

133.城读│列斐伏尔论城市的中心性

134.城读│经济地理学家对三种批判城市理论的批判

136.城读│全球城市扩张可视化:过去、现在与未来

138. 城读 │关于中国能源,你应该知道的事实

143. 城读 │三百万年来第一次,地球大气二氧化碳含量超过400ppm

178.城读│没有工业化的城市化:非洲的后发城市化挑战马克思主义城市理论

184. 城读 │城市树木赞歌

185.城读│在星球城市化时代,是时候放弃经济“三次产业”划分,代之以“四次产业”划分?

206.城读 │消逝的城市:城市的一千零一种死法

207.城读 │21世纪城市研究手册

216.城读│假如洪水来临:城市如何应对气候变化

270.城读 | Sage新书由内而外详解城市研究的理论、方法与实践

239.城读│以色列说“要有水”,就有了水:以色列如何从缺水之国转变为水资源强国?

289.城读 | 全球城市研究实验室转移:从芝加哥到中国到印度

290.城读 | 21世纪的中国城市:新时代、新挑战、新见解

(点击文章标题,或进入公众号回复标题前的数字获取文章 )

城读 城市阅读的记录

 

微信公共订阅账号“城读”,每周推送城市阅读笔记

关注我们,请搜索账号 CityReads

或长按上方图片,识别二维码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